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锂电池 > 锂电池市场

锂电池行业研究报告动力储能双驱动,成长

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

1.电池成本压力高点已过,Q2价格顺利传导,盈利拐点将至

1.1.成本端:22Q1-Q2为高点,原材料降价+供应链管控,成本压力边际改善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带动电池成本上涨0.2-0.4元/wh,Q1-Q2达到高点。21Q1以来,中游材料由于供给紧,价格相继调整;上游资源碳酸锂、镍、钴等价格自21Q4以来暴涨,碳酸锂由10万元/吨以内涨至高点50万元/吨,钴由30万元/吨左右涨至55万元/吨,镍、六氟等价格均快速上涨,按照单wh碳酸锂用量测算,铁锂用量吨/GWh,三元用量吨/GWh,三元用量吨/GWh(能量密度提升,正极用量减少),锂从10万元/吨涨至50万元/吨对应电芯成本上涨0.2-0.3/wh;镍价12万元/吨上涨至20万元/吨,对应三元电池成本上涨0.05元/wh,成本上涨0.04元/wh左右;钴价从21年30万元/吨上涨至55万元/吨,对应三元电池成本上涨0.02分/wh,成本上涨0.05元/wh。考虑电池原材料价格传导滞后1-2月,22Q2电池成本达到高点,我们测算铁锂成本0.8元/wh,较低点上涨0.2元+/wh;三元pack成本1.1元/wh,较低点上涨0.4元/wh。

上游金属价格明显松动,电池原材料价格高点已过。碳酸锂供给刚性,全年有效供给预计17-20万吨,对应GWh左右电池供应增量,全年供需紧平衡,年Q1由于国内盐湖减产、海外矿石海运延期,以及国内正极厂、电池厂备货需求,导致碳酸锂价格上涨超预期,价格突破50万元/吨,3月起国内盐湖产能陆续恢复,锂云母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叠加中游备货需求减弱,碳酸锂价格明显松动,目前回落至45万元/吨,我们预计2H22随需求恢复,反弹幅度可控,全年看在40-50万元/吨区间内震荡,2H23有望开始逐步回落至合理水平。金属镍3月起价格大幅上涨至21万/吨+,近期略有回落,我们预计随着年中印尼镍冶炼产能大规模释放,镍价后续有望逐步回落至15-16万/吨。综合来看,我们预计上游金属材料价格高点已过,电池盈利压力减弱。

电解液价格率先回落,部分中游材料相继进入下行周期,电池成本压力进一步减弱。六氟此前受益于供需格局反转,行业供不应求六氟价格一路上行至50万元/吨以上,带动电解液价格上涨至12万元/吨以上,22年天赐、多氟多等新增产能规划庞大,分季度来看,Q1天赐1万吨、多氟多1.5万吨新增产能爬坡,六氟供需结构反转,3月起六氟进入下行周期,目前报价35万元/吨以内,高点回调30%+,我们预计六氟价格仍有下行空间。同时,此前铁锂正极、铜箔等均因为行业供不应求,加工费在年上调,其中铜箔22Q2起需求偏弱,加工费下调5%左右,对应电池成本下行0.01元/wh左右;磷酸铁锂定价为磷酸铁及碳酸锂成本加成模式,其中磷酸铁随着新增产能释放,以及上游原材料磷酸一铵价格下行,叠加2H22及23年供需格局扭转,铁锂正极加工费承压,未来价格预计回归至正常水平。隔膜、负极石墨化供给紧缺,预计年价格基本维持稳定,结构件目前处于铝价上行周期中,且格局稳定,预计价格可维持,导电剂环节与nmp价格联动,加工费维持稳定,未来nmp价格下行仍有一定成本下降空间。

原材料价格下行,电池成本压力已开始边际改善,2H22将持续缓解。钴、镍等金属上游原材料价格企稳,碳酸锂价格回落至45万元/吨,钴、镍小幅回落,对应电池成本下降0.03元/wh左右,六氟及电解液价格由高点回落超20万元,对应电池成本下降0.03-0.05元/wh,电池成本边际改善明显。如果按市场价计算,我们预计三元Q2电芯成本0.94元/wh,环比下滑0.06元/wh,铁锂电芯成本0.76元/wh,环比下滑0.04元/wh,电池厂成本压力边际明显改善。

电池企业深化上游资源布局,2H22产能陆续投产,可降低成本。21年起电池厂加大上游原材料布局,其中宁德、比亚迪、国轩、亿纬均以参股、合资等形式布局上游锂矿资源,下半年起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一体化布局初显成效,预计将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其中宁德江西锁定矿,预计今年2万吨产能满产满销,参股天宜锂业,今年预计出货4-5万吨碳酸锂,参股志存锂业,全年预计出货6万吨,宁德时代今年权益产能预计达3-4万吨(包含矿),占总需求的15-20%,亿纬控股金海锂业预计年底形成1万吨产能,参股兴华锂业今年出货预计达0吨左右,国轩布局宜春锂云母矿,国轩科丰今年出货预计达吨,今年年底形成2万吨产能,此外控股宜丰国轩规划5万吨产能预计23年陆续落地。此外,电池与中游材料厂商成立合资公司也将陆续投产,例如亿纬与德方合资10万吨铁锂正极产能5月已投产,也将降低部分采购成本。

1.2.价格端:Q2开始施行金属联动定价,预计整体涨幅10-30%

宁德时代Q1价格基本维持稳定,Q2起定价大多施行与金属价格联动,二线电池厂21Q4已率先调价,22Q2预计逐步切换为金属联动方式。宁德时代Q1电池价格基本维持稳定,Q2起对车企涨价陆续落地,且定价改为金属价格联动机制。我们预计Q2三元电池价格涨幅30-40%,铁锂涨幅10-20%,考虑涨价实际执行的滞后性,我们预计Q2宁德时代平均价格涨幅有望达到20%左右。同时,Q3涨价弹性将充分体现,预计H2盈利将进一步改善。二线电池厂由于盈利抗压能力较弱,21Q2-Q4盈利水平已经明显下滑,21Q4-Q1已陆续调价10-20%左右。我们测算,派能单wh售价上涨7-8%,欣旺达Q1动力价格也同步上调。

按照金属价格联动方式测算,预计整体电池涨幅30%+,可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考虑电池成本与镍、钴、锂金属价格做联动,并给予0.4元/wh左右的固定加工费(正极除金属成本外0.03元/wh,负极成本0.04元/wh,电解液成本0.07元/wh,隔膜0.01元/wh,其他材料0.15元/wh,加工费0.1元/wh),且假设今年全年碳酸锂价格维持45万元/吨,钴价维持55万元/吨,镍价逐步回落至15万元/吨,分别按照m-1,m-2,m3的定价方式测算,对于一线电池厂商而言,22Q1价格基本维持不变,预计Q2金属联动下三元涨幅在30-40%,铁锂涨幅在20-30%,考虑一定的价格调涨落地时间,以及部分车企仍采取定价方式计价,我们预计涨价20%左右,Q3涨价弹性将充分体现,预计整体涨幅30%+;对于二线电池厂而言,Q1电池已调涨5-10%,Q2部分客户转换为金属联动方式计价,预计价格仍能再调涨10-20%,整体涨幅预计0.2-0.3元/wh,可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

1.3.盈利端:Q1为电池盈利低点,Q2起价格、成本拐点明确,毛利率将有明显恢复

宁德时代:

Q1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而价格基本维持稳定,Q1盈利触底。宁德时代价格基本维持稳定,而原材料成本上涨在Q1充分体现,我们测算,Q1平均Q1电池成本0.72元/wh,环比增加0.1元/wh。而Q1公司与车企处于谈价中,仅部分车企价格有所上涨,我们预计Q1电池均价涨幅2-3%(不足0.03元/wh),难以覆盖成本上涨,因此我们预计Q1宁德动力毛利率环比下滑10pct至近12%,储能毛利率预计下滑8pct至近14%。

根据拟合公式计算,预计成本上涨10-15%,Q2开始金属联动定价,价格预计上涨20-25%,盈利能力环比恢复。根据M-2的原材料成本定价方式,由于金属价格Q1大涨,更多影响Q2实际电池成本,我们测算Q2公司实际的碳酸锂、金属钴、金属镍单吨成本为45.6/49.5/19.4万元,环比上涨20/8/5.5万元,对应综合电池成本0.83元/wh,环比增加0.12元/wh。公司已于3月底公司对车企提价,定价模式基本调整为与原材料联动方式,我们预计价格上涨幅度30%-35%,考虑确认问题预计Q2均价上涨20%-25%,价格平均上涨近0.2元/wh,可覆盖年初绝大部分年初以来成本上涨,我们预计Q2公司毛利率有望恢复至15%左右。

二线电池:

二线电池厂Q4盈利触底,Q1已逐步反应涨价结果,整体盈利水平好于预期。二线电池厂盈利抗压能力较弱,Q4毛利率已环比下滑5-10pct,同比下滑10-15pct,触及盈亏平衡点,因此年1月起二线电池厂开始陆续调价,部分定价方式定为成本加成模式,涨价幅度10-20%,并且Q1涨价已陆续落地。部分电池厂毛利率已体现,LGES公告Q1扩大价格传导机制,Q1营业利润率达6%,环比提升4pct;派能科技Q1单wh售价环比上涨,带动毛利率环比回升。

Q2预计涨价弹性进一步体现,规模效应带动成本下降,盈利拐点明确。按涨价前金属材料价格测算,我们预计三元电池涨价0.3元/wh左右,铁锂电池涨价0.2元/wh左右,Q2电池价格与金属价格联动后,预计涨价幅度达0.2-0.3元/wh,可覆盖原材料成本上涨,且随着涨价效应进一步体现,与其他材料价格下跌,我们预计电池厂盈利逐季回升,盈利拐点明确。此外二线电池厂商进入订单收获期,出货量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明显,预计带动盈利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基本面拐点明确,全年电动车+储能需求旺盛,国内厂商弹性大

2.1.销量、排产拐点明确,全年看电动化进程加速,叠加储能需求爆发,预计锂电池需求-GWh,同增60%+

4月销量低点已过,5月销量、排产均有望明显改善,基本面拐点明确。4月电动乘用车批发28万辆,同环比+50%/-39%,受疫情影响低于市场预期,中汽协口径4月销量29.9万辆,同环比45%/-38%,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预计5月逐步恢复至36-40万辆,6月基本正常至46-50万辆,Q2销量-万辆,随着新车型陆续上市,下半年为销售旺季,预计全年销量-万辆。

电池成本上涨带动新能源车涨价潮开启,目前车企承担部分成本,预计后续碳酸锂企稳情况下车企再涨价可能性较小,影响基本可控。受电池涨价影响,新能源车企自今年初开始陆续调价,整车涨幅自-元不等,除个别车型外,大部分车型涨价幅度在1万元左右。我们预计涨价后短期内新增订单承压,主要系消费者需一定时间消化涨价影响,主流车企目前交车周期需3-4个月,在手订单充裕,车企在手订单交付可平滑这段时间的销量影响,车企主要目标仍为提升市占率,碳酸锂价格企稳的条件下,后续再涨价可能性很小。目前车企自身承担部分成本,在车企接受范围内,主要原因为车企目标仍为提升市占率,需保障车型性价比。我们预计随着下半年新车型陆续推出,叠加抢装需求,全年电动车涨价影响基本可控。

下半年新车型陆续推出,全年看电动化进程加速,全球销量预计-万辆,对应动力电池需求GWh+,同增57%。年全球电动车新车型密集推出,我们预计销量达-万辆,同比增长52%,其中国内电动车销量预计万辆(不含出口),欧洲-万辆,美国政策加码后有望继续翻番销量达到万辆。我们测算对应今年动力电池需求GWh,考虑车企实际备货需求,对应全球动力电池实际需求GWh,同比增长57%。

储能市场爆发,驱动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22年预计新增储能电池需求74.5GWh,同比高增%。我们预计年全球储能装机可达36GW/75GWh,同增%+,而考虑提前备货,储能电池需求将超GWh,同比翻番以上高增长,且海外电价上涨推动储能市场爆发,欧洲家储市场今年预计翻番增长。我们预计到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GW/GWh,-年储能电池装机需求复合增速79%,到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GW/GWh,-年储能电池需求装机复合增速55%,远期市场空间旷阔。

看全球格局,动力电池格局稳定,宁德时代全球装机占比提升明显,国内电池企业装机增速明显快速海外。根据SNE数据,年宁德时代装机96.7GWh,同比+.5%,LG(60.2GWh,同比+75.5%)位列第二、松下(36.1GWh,同比+33.5%)位列第三,年Q1宁德时代(33GWh,同比+%)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2pct至35%,此外LG(15GWh,同比+48%)占比16%、松下(9.4GWh,同比+16%)占比10%,与宁德时代市占率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中航、国轩、蜂巢、亿纬等厂商进入全球装机前10,国内电池企业装机增速明显快速海外。

国内看,宁德时代市占率维持50%+,比亚迪受益于车企销量爆发市占率逐步提升,二线厂商逐渐上量。全年宁德时代(含时代上汽等合资公司)整体装机量72.6GWh,同比增长%,装机份额52%,同比提升2pct,龙头地位稳固;比亚迪装机23.56GWh,同比增长%,装机份额16.9%,同比提升2.6pct,位列第二。看Q1,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进一步微增1pct至53%,比亚迪新能源车产销两旺,带动装机占比提升4cpt至21%,此外,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二线厂商逐渐上量,装机量同比高增长。

分电池类型看,宁德三元装机份额逐渐提升,铁锂市场受比亚迪冲击装机占比下滑。年全年宁德时代(含时代上汽)装机电量达72.69GWh,同比大幅提升%,国内市占率达到52.2%。其中,三元和磷酸铁锂装机市占率分别达55%和50%,同比+10pct/-11pct,三元装机市占率上升,铁锂装机份额下滑,主要受到比亚迪铁锂业务冲击的影响;Q1延续该趋势,宁德时代三元装机市占率达59%,较21年增长4pct,铁锂装机市占率达48%,较21年下滑2pct。

长期看,宁德时代龙一地位稳固,预计全球市占率维持35%+,二线电池企业进入订单收获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长期成长确定。技术端,宁德时代为引领者,其余二线主要为跟随突破,且较海外电池厂而言,宁德时代在铁锂/高镍、CTP等方面领先优势明显,已实现弯道超车;产能端,宁德产能规划庞大,资金充足,年产能规划GWh以上,较二三线的-GWh左右产能规划优势明显;成本端,宁德一体化布局完善,叠加规模效应及技术进步,成本优势长期维持。-年为-年终端车企定点窗口期,宁德时代在技术、成本、规模等方面全面领先,全球竞争优势明显,我们预计宁德时代全球竞争力将维持35%+,龙头地位稳固。同时,由于车企的二供需求,二线电池厂商陆续突破戴姆勒、宝马、以及广汽、吉利、小鹏等国内外大客户,年进入订单收获期,出货快速增长,其中中航、欣旺达、亿纬等厂商预计翻番以上增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2.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龙头地位稳固,长期成长性确定

海外份额快速提升,并将进一步提升,抢占海外LG、松下市场。21年公司全球份额达到33%,其中海外市占率11%,国内52%;22Q1公司国内市占率50%,海外市占率达到18%,全年份额35%。公司目前海外出货主要集中于欧洲市场,配套PSA、大众、宝马等,目前正积极拓展美国市场,后续海外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4月宁德时代部分客户受疫情影响停产,国内装机占比下滑,预计5-6月逐步恢复至50%+。4月新能源产量31.2万辆,环比下滑33%,主要由于特斯拉、上汽大众等由于上海基地处于疫情,物流、生产管控原因停产,蔚来等受供应商停产而造成原材料紧缺导致停产或减产。而特斯拉、蔚来为宁德时代前两大客户,21年装机占比达27%,上海汽车、上汽大众同样为前十大客户,分别占比5%、4%,主要客户停产及宁德市自身也处于疫情管控状态,导致宁德4月装机占比下滑至38%,我们预计装机下滑为短期疫情因素所致,随着复工复产推进,宁德时代5月排产环增20%+,且5月下旬排产明显恢复,我们预计5-6月宁德时代市占率将陆续回升至正常水平。

疫情影响短期产销,Q2预计出货量平淡,预计下半年出货拐点明确。受疫情影响,我们预计公司4月排产环比下降20%左右,5月中旬恢复正常,整体Q2排产环比增长10%左右,出货量可达到55-60GWh,Q3排产恢复且考虑下半年为电动车销售旺季,我们预计Q3、Q4销量环比都将明显增长,并预计公司全年出货量可达-GWh左右,翻倍以上增长。

下游需求旺盛,全年出货维持-GWh出货预期,翻番增长。宁德时代深度绑定特斯拉、合资车企、新势力,且基本为自主车企主供,通过长期战略协议或者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与客户长期绑定,此外22年出口比例预计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2年动力电池装机需求近GWh,考虑车企备货需求,预计出货-GWh左右,叠加40GWh储能出货,预计宁德时代总体出货量维持-GWh出货预期,仍能保持翻番增长。

年宁德时代出货有望达GWh+,同比增长80%+,弹性远超海外电池厂商,龙头地位稳固。年我们预计宁德时代总体出货量有望达到-GWh,其中储能40GWh,动力-GWh,同比增长80%+。年国内电池企业增长弹性大,产能与订单饱满,而海外电池企业年增长明显放缓,其中LG目标年收入同比增长14%(扣除年一次性影响),我们预计动力电池出货同比增长20%+,SK预计同比80-%,而松下、三星新增产能有限增长较慢。而宁德时代我们预计年在国内装机份额可近55%,欧洲份额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年全球份额可进一步提升至35%+,全球龙一地位稳固。

盈利层面,公司定价转为金属价格联动,预计涨价20%左右,H2盈利有望明显改善,盈利拐点明确。我们预计公司Q2毛利率达15%,环比提升4pct,对应单位毛利恢复至0.15元/wh,对应全公司毛利率恢复至18%左右,环增3pct;目前上游材料价格趋稳,且小幅回落,中游材料中六氟电解液价格已开始调整,我们预计公司H2毛利率有望改善,电池盈利水平预计逐季提升。全年公司电池毛利率预计可维持15%+,对应单位净利恢复至0.06元/wh左右。

短期宁德时代与二线差距收窄主要系资源价格影响过大,长期看宁德时代成本优势明显,与二线电池厂差距始终维持,不改龙头长期竞争力。成本端,虽然宁德时代Q1盈利能力环比下滑幅度超越海外电池厂与二线电池厂,主要系资源端影响过大,且宁德时代涨价进度低于预期所致。短期盈利受碳酸锂影响过大,且22年正处于二线电池厂订单收获期,出货量同环比快速增长,规模效应集中体现,导致了宁德与二线盈利差距收窄,但长期看宁德供应链布局完善,锂、镍资源布局23-24年陆续释放产能,将有效降低宁德电池成本,且生产技术差距造成的良率、一致性差距长期存在,宁德时代同样通过CTP等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成本,叠加规模效应带来的议价、降本能力,我们预计宁德时代与二线电池厂盈利优势始终维持。

2.3.二线厂商:前期客户积累开始放量,21Q4规模上台阶,22年规模效应充分显现

2.3.1.比亚迪:刀片电池优势显著,22年开启外供贡献增量

比亚迪独创刀片电池工艺,主要配套比亚迪旗下电动车,终端需求旺盛,年出货实现高增长。比亚迪年发布刀片电池,21年宣布比亚迪旗下电动车全部切换刀片电池,刀片电池采用铁锂体系,去模组更彻底,体积能量密度提升显著,同时比亚迪通过层叠工艺,配合热刀模切、三层共挤隔膜等,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年比亚迪电池动力及储能装机合计37.92GWh,同比增长%,年Q1动力电池和及储能装机14.74GWh,同比增长%,环比增长10%,终端需求旺盛。

比亚迪汽车产销两旺,电池实现%配套,驱动市占率快速增长,且22年外供开启,年我们预计出货70-80GWh,同比翻番增长。年公司电池出货38GWh,其中我们预计储能贡献5GWh需求,商用车及外供贡献5-7GWh需求,比亚迪自身配套25GWh+。年公司电动车产销两旺,我们预计公司销量万辆,同比翻番以上增长,其中纯电预计60万辆,插混预计90万辆,比亚迪电池业务配套终端汽车销量,纯电车型预计贡献需求30GWh,DM-i15GWh,此外海外储能需求旺盛,预计出货10GWh,实现翻番增长;公司22年外供客户开始起量,一汽、福特、现代以及欧美大客户等均开始放量,预计出货10-15GWh左右,叠加商用车5GWh需求,我们预计公司年电池出货70-80GWh,同比实现翻番增长。

扩产加速,我们预计年达到GWh。年达到GWH,新增45GWh,其中长刀片在长沙、贵阳、蚌埠二期各扩5GWh,无为、济南、盐城各扩6GWh;功率型刀片在浙江绍兴扩5GWh;自供软包(EV型)在西安新增2GWh;商用车、储能电池在武汉新增5GWh。我们预计在年电池产能达GWh。

2.3.2.亿纬锂能:Q2调价顺利盈利逐渐修复,预计未来两年出货连续翻番增长

21年进入订单及客户收获期,22年铁锂电池快速放量,23年大圆柱放量,助力公司市占率快速提升。公司消费电池起家,18-20年保守稳健策略,动力电池夯实基础和拓展客户,21年开始全面扩产和进攻,23年开始或全面冲刺世界一流。目前公司已稳定供货戴姆勒、现代、小鹏,并获得宝马两个定点、欧洲戴姆勒定点。21年底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13GWh,同比增%+,收入超百亿元,目前产能规划超过GWh,23-24年全面投产,进入快速增长期。铁锂电池进入小鹏供应链,储能需求爆发,22年增量可观,23年大圆柱、方形三元电池开始起量,22-23年出货预计连续翻番以上增长。

Q1出货4-5GWh左右,Q2未受疫情影响,排产环比持续向上,出货弹性明显。动力Q1出货4-5GWh,我们预计铁锂2GWh+,软包2GWh+;目前出货排产正常,供应链、客户、产能均未受疫情影响,Q2出货预计环增20-30%,三元方形开始出货;22年全年预计出货25GWh+,同比翻番。随着新增产能释放,我们预计23年公司出货60GWh左右,其中铁锂预计出货翻番以上,三元方形、大圆柱电池也将贡献增量,总体出货预计增长近%。

Q1盈利触底,Q2执行新定价机制,预计利润率明显恢复,我们预计动力毛利率恢复至12%。动力电池Q1收入44-45亿元,盈亏平衡,主要系Q1价格平缓传导以开拓客户份额。Q2起施行金属联动机制,利润预计明显改善,其中软包盈利逐季恢复,预计下半年恢复至正常水平。铁锂4月起开始联动定价,盈利预计明显改善,三元方形开始出货也将摊薄部分成本。同时,Q3起原材料合资产能开始出货,预计盈利将进一步改善。

Q3起一体化布局陆续落地,H2盈利预计加速修复。与德方合资10万吨铁锂产能预计下半年开始放量,成本有一定下行空间;青海兴华锂盐稳定量产,贡献一定投资收益,控股金海锂业预计6月试产放量,预计22年底形成稳定1万吨产能,23年扩产至3万吨;负极、隔膜H2均可形成部分产能,有望持续提升盈利水平。

2.3.3.中创新航:快速扩张的二线龙头,国内市占率稳居前三

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快速崛起成为国内龙三,21年出货10GWh,连续两年翻番以上增长。公司于年12月8日在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年7月进行了重组,最终由金坛方控制。公司-年收入17/28/68亿元,-年同增63%/%,毛利率4.8%/13.6%/5.5%,净利润-1.6/-0.2/+1.1亿元。盈利层面看,公司21年毛利3.8亿,同比微降,净利润1.1亿,扭亏为盈,主要系政府补贴增加及规模效应下费用率的摊薄,公司-年电池出货1.82/4.26/9.98GWh,-年同增%/%,其中动力产品销1.62/3.93/9.31GWh,连续两年翻番增长,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

下游需求旺盛,绑定广汽、长安,进入小鹏、零跑供应链,预计年仍能实现翻倍以上增长。公司21年全球装机9.3GWh,市占率3.2%,位居第7,国内装机9.1GWh,市占率5.9%,位居第三。21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83%,前三大广汽(占比52%)、长安(占比14%)、小鹏(占比8%),此外进入吉利、零跑、威睿等厂商供应链。看22年Q1,公司在小鹏、上通五菱装机占比明显提升,其中小鹏由21年的4%提升至31%,随着公司新增产能释放,公司22年出货有望达25GWh+,同比增长%+,其中小鹏、广汽、零跑等预计贡献主要增量。

公司预计22年有效产能25GWh,23年55GWh,连续翻番增长,25年规划GWh+,远期规划庞大。公司现有厦门、常州、洛阳三大基地,19-21年有效产能2.97/4.11/11.9GWh,扩张迅速,满产满销,此外合肥、武汉基地建设中,22年2月新增规划江门基地50GWh,厦门基地40GWh,公司预计22年及23年有效产能分别扩大至25GWh、55GWh。海外成立德国公司率先布局,目前暂未开展业务。(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3.4.欣旺达:车企入股助力动力电池高增,盈利拐点已现

公司聚焦三元方形电芯,20-21年完成客户开拓,22年进入收获期。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包括电池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覆盖BEV、HEV、48V等应用市场。其中,BEV产品已相继获得东风柳汽菱智CM5EV、东风E70、吉利PMA平台、上汽ZS12平台等多家车企车型项目的定点函;在储能应用方面,公司已展开与头部公司全面合作,并即将于年中批量交付;HEV产品已突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等国际客户,预计年开始批量交付国内客户。年欣旺达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52GWh,同比增长%,其中客户主要为雷诺日产、吉利、东风;22Q1公司出货约1.9GWh,环比增长20%左右,同比预计大增%+,且海外客户雷诺日产等增速客观,预计Q1出口海外0.6GWh,贡献部分增量。

新增产能落地加速支撑动力业务高增。年底公司动力电池产能超过10GWh,22年南昌一期8GWh有望于5月投产、山东枣庄4GWh与南京二期3GWh产能有望H2陆续投产,公司预计年年底产能达40GWh左右,25年产能规划超GWh,产能加速释放,支撑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高增长。

出货端,22年动力电池目标收入同比大增2倍,进入订单收获期,长期看车企入股动力电池,与下游客户深度绑定,预计订单增量可持续。随着新增产能爬坡,公司22年动力收入有望达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东风、雷诺、吉利等贡献主要增量。分季度看,22Q1公司动力电池出货1.9GWh,环比增长20%左右,此后出货有望环比逐季提升,公司动力电池迅速上量。此外理想、小鹏、蔚来、上汽、广汽、东风入股欣旺达电池,预计公司客户开拓顺利,未来订单增量可持续。

盈利端,规模效应+涨价驱动Q1毛利率由负转正,Q2联动定价机制进一步传导成本压力,盈利弹性大。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公司Q4动力电池毛利率约-2%,盈利承压;22Q1起公司动力电池开始涨价,涨幅预计10-15%左右,考虑落地时间问题,Q1均价预计调涨3%左右,但同时由于公司动力电池逐渐上量,规模效应显现,且良率提升,毛利率约5.5%,环比显著提升8pct,规模效应明显。Q2起涨价弹性将进一步显现,设定联动定价机制,基本覆盖90%客户,整体涨价幅度预计超20%,Q2公司毛利率有望将进一步改善,下半年毛利率有望恢复至10%左右;此外,随着收入规模增加后带来的费用率下降以及研发费用增速降低,公司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有望迎来盈亏平衡点,实现扭亏为盈。

2.3.5.国轩高科:碳酸锂产能陆续落地,助力公司盈利修复

老牌铁锂电池企业,配套上汽通用五菱、江淮、奇瑞等,大众控股,海外客户开拓顺利。公司为国内老牌铁锂电池企业,主要配套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江淮、零跑、吉利等车企,年大众中国正式控股国轩,获得大众背书,预计年起开始贡献增量;公司21年动力电池出货量约16GWh,同增70%+,其中上通五菱、江淮、奇瑞、零跑等车企贡献主要增量,公司22Q1出货约5GWh+,同比实现翻番增长,环比略降。

产能规划庞大支撑动力业务高增,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年底公司动力电池产能为50GWh,预计年年底产能达GWh,远期规划GWh产能,支撑公司高增。公司积极拓展产业布局,逐步设立合肥(新站、经开、庐江)、南京、南通、青岛、唐山、柳州、桐城、宜春等十大电池及材料生产基地。同时,公司还规划在欧洲、北美、亚洲等海外市场加大动力电池产能和配套产业建设,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22年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公司出货预计实现翻番增长。公司22年进入订单收获期,22Q1出货5GWh+,同比翻番增长,公司22年出货有望达30GWh左右,同比翻番,其中零跑、奇瑞等二线车企快速起量,预计贡献5-10GWh需求;上通五菱、江淮汽车等车企依靠A00级车型,预计22年仍能维持高增长;威马、长安、北汽等陆续开始起量。此外,公司储能业务率先完成布局,已进入华为、国家电网等供应链,预计22年出货10GWh左右,其中电站储能5GWh,华为等客户出货5GWh,实现翻番增长。因此,此外公司获得大众背书,海外市场开拓顺利,进入博世全球供应链体系,与越南Vinfast合作开拓东南亚市场,与塔塔汽车合作开发印度锂电市场;并与美国Rivian签订6年GWh战略合作协议,提供磷酸铁锂电池配套,预计22年H2小批量供应。

碳酸锂布局领先,22年自供比例提升,原材料成本优势明显,驱动公司盈利回升。国轩布局宜春锂云母矿,国轩控股就与宜春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国轩集团将投资亿元在宜春经开区建设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其中主要包括宜丰县和奉新县项目,宜丰国轩锂业项目预计将建成年产5万吨锂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和年产万吨锂矿石,计划22年第四季度竣工投产,23年产能陆续落地。国轩控股的科丰锂业产能规划2万吨,产能爬坡过程中,今年出货预计达吨。综合来看,公司今年年底计划形成3万吨碳酸锂产能,随着新增产能释放,碳酸锂自供比例不断提升。

电池涨价顺利,Q2预计二次涨价落地,公司盈利拐点明确。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Q4毛利率18.13%,22年Q1由于疫情、上游供应链物流紧张,毛利率下降至14.49%,其中公司涨价顺利,公司预计21Q4开始价格陆续调涨5-8%,并反应在一季报中,Q2起二次调价陆续落地,预计涨价幅度达10%左右,驱动毛利率环比回升,盈利拐点明确。公司全年动力电池毛利率有望维持16%左右,同比基本持平。

2.3.6.派能科技:户用储能市场需求火爆,龙头迎来快速增长

全球户用储能市场引领者,出货连续翻番增长,股权激励增强内部凝聚力。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电池系统提供商,主打磷酸铁锂软包产品,具备电芯、模组、BMS、EMS等一体化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欧洲市场。年公司户用储能产品出货量市占率为12.9%,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特斯拉。公司20年出货0.73GWh,21年出货1.5GWh,22年预计出货3GWh+,出货连续翻番增长,下游需求旺盛。

定位户用家储,价格传导顺利,Q1已调价7-8%,Q2涨价弹性预计充分体现。公司22Q1出货0.57GWh,环比微降,同比大增%,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爆发,我们预计22年出货有望达3.5GWh,连续两年翻番以上增长。盈利方面,22Q1公司不含税均价1.4元/Wh,环增7%,原材料成本上涨顺利传导,单位净利0.18元/Wh,环增57%。上游锂价开始松动,下跌至50万元/吨以内,六氟价格开始回落,电池成本压力减弱,我们预计后续涨价弹性将进一步体现,盈利水平有望维持高位。

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爆发,公司作为家储龙头充分受益。因海外电价暴涨,储能市场需求爆发,欧洲户用储能市场预计翻番增长,同时随着各国对实现绿色能源目标的加速推进和能源价格的不断推高呈现加速趋势,美国市场在大基建计划以及ITC延长背景下呈现爆发增长态势,澳洲、日本、南非等既有市场保持稳速增长。公司21年年底系统产能3.5GWh,募投项目产能扩建中,预计22年底产能超6GWh,公司出货有望达3.5GWh,同增%。

2.3.7.鹏辉能源:海外家储贡献新增量,电池涨价顺利盈利拐点已现

公司布局多条技术路线,绑定上通五菱等A00级客户,年动力电池出货实现同比高增。公司为老牌锂电企业,动力电池布局多条技术路线,同时拥有三元、铁锂,圆柱、方型、软包动力电芯生产技术。年公司汽车动力电池业务收入达8.2亿元,同比高增%,年满产满销,主要系公司绑定上通五菱,带动公司出货快速增长。根据GGII,公司年动力电池装机量0.78GWh,同比大增92.7%,其中磷酸铁锂电池0.77GWh,同比增长%,配套上通五菱近0.67GWh,占比85%,占上通五菱动力电池装机量12%,此外公司配套宝骏E、E、E、EP、五菱荣光NL、冰淇淋QQ等多款A00级车型,均开始贡献增量。

年储能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获国内外大批量订单。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重大突破。在家用储能领域,公司扩得欧洲和澳洲的大批量家储业务订单,客户包括weco、古瑞瓦特等,累计接到订单超过5万台;便携式储能领域,获得大客户正浩科技Ecoflow等的大批量订单;大型储能领域,获得阳光电源、南方电网、天合光能等客户大批量订单,累计接到近MWh订单;通信储能领域,公司已正式进入中兴无线通讯系统用锂电池供应链,并中标多个项目;同时中标中国移动通讯基站储能电池项目。公司仍持续开拓新客户。

海外家储市场爆发,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年出货有望实现翻番增长。公司战略转为主攻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年储能收入占比由10+%上升至30%,年公司产能扩张主要集中于储能电池,预计年年底储能产能扩张至9GWh。年海外家储市场爆发,公司已率先完成澳洲、欧洲市场认证,先发优势明显,随着新增产能释放,预计22年储能业务收入有望翻番增长。

22Q1已现盈利拐点,22Q2涨价弹性进一步体现,预计盈利逐季提升。为传导成本上涨,公司年初已针对长期客户采取联动定价机制,对散单客户每月定销售指导价。22Q1公司归母净利率5.45%,环比提升4.4pct,扣非归母净利由负转正,盈利显著改善,随着原材料涨价逐步趋缓,叠加储能业务增长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后续公司盈利有望逐季提升,盈利拐点显现。

2.3.8.蔚蓝锂芯:电动工具国产替代加速,电池涨价传导顺利

公司主打三元高倍率圆柱电芯,聚焦电动工具领域。公司的锂电池产品为超高倍率电芯(倍率极限)、高倍率电芯(高性价比)、中倍率电芯(兼顾容量+倍率)三元NCA圆柱电芯,主要型号为21、,容量涵盖1.3AH、1.5AH、2.0AH、2.2AH、2.6AH,产品倍率范围3C-20C不等,主要应用于小型动力系统,聚焦于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清洁电器、便携式储能等市场。得益于锂电池业务的快速增长,LED业务转型也初见成效,公司年实现营收66.8亿元,同比增长57.2%,归母净利润6.74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盈利快速增长。

客户结构优异,国产替代趋势下锂电池订单充足。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在电动工具领域与百得、博世、TTI、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东成、大艺等国内第一梯队的工具制造商达成稳定合作,是国内唯一全部进入全球TOP5电动工具公司供应链的小型动力电池供应商。在高端二轮车市场,公司已通过本田系列等供应商审核,并与“小米生态链公司”速珂智能开展战略合作。公司发挥在高倍率电池细分领域的传统优势,近期获得较多优质订单。年8月,公司与博世签订订单,约定年向其供货8万颗。年3月,公司公告与百得签订了三年长单,确认年-年三元圆柱锂电池供货量分别为1.2亿颗、2.4亿颗、2.8亿颗。预计年给博世和百得累计供货量占公司产能约30%-40%。

定增加码产能扩张,22年底有效产能达7亿支。截止年底公司设有张家港一厂(1亿支)、二厂一期(3亿支)、二期(3亿支),淮安工厂(3亿支)预计22年Q4投产。21年产能为4亿支,由于淮安工厂一期22年Q4投产,23年Q1才能实现满产,对当年产能贡献不大,22年预计产能为7亿支。在淮安工厂一期、二期陆续投产后,23年、24年公司产能预计可达13/18亿支。此外,淮安工厂二期有聚合物锂电池(软包)产能规划,该电池的技术和产能目前处于研发储备中,进展顺利。

电动工具需求爆发,年出货预计7亿颗,同比增长80%+,未来几年有望维持高增长。公司-年三元圆柱锂电池出货量增长较为缓慢。年公司调整战略,将下游重心从车用动力电池转回电动工具市场后,业绩逐渐显现,20年、21年出货量分别为2.36、3.92亿支,同比增速超过60%,增长显著。电动工具下游需求旺盛,随着张家港二厂二期、淮安工厂一期、二期投产,公司有望年、年、年出货量达7/13/18亿支,同比增长81%/86%/38%,未来几年持续高增长。

电动工具下游成本压力小,电池成本上涨可顺利传导,产品结构升级后预计盈利有望稳步提升。公司已及时上调电池价格,传导成本较为顺畅,其原因在于:1)工具锂电池行业供需目前呈现紧平衡,且电动工具电池占成本比重20-30%,并且大客户议价能力强,可以有效传导给消费者,下游成本压力较小,电池涨价易于传导。2)国内、国际客户的锁价周期均较短,为1-3个月,公司得以及时调价,保证产品盈利。年下半年起单颗电池价格开始逐步提升,21Q4价格调整至7元/颗以上,调涨10-15%,年起议价周期缩短至1-3月,且定价参考金属价格波动,价格进一步调涨至8元/颗左右,Q2涨价进一步落地,可充分传导原材料成本上涨,叠加公司21电池开始起量,产品结构升级后预计盈利能力有望稳中有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fgc.com/zzkbbj/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