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链
产业链是否是引起个股联动的原因
一、锂电池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说起锂电池也就要说到其原料锂矿,锂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冶炼、制冷、原子能、航天和陶瓷、玻璃、润滑脂、橡胶、焊接、医药、电池等行业。全世界有锂矿资源的国家不足十家,亚洲中国独有。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大规模的产业转型,锂矿在其中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拥有锂矿的国家更是可以主导锂矿资源的定价权,从而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锂矿一般诞生在盐湖中,目前超过一半的锂矿供给主要来源于南美的盐湖。比较遗憾的是,我国的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和西藏,其地理环境相对恶劣,气候也较为严寒,开采难度较大。年盐湖缇锂掀起了涨停风暴,以“西藏三傻”为代表的公司更是给出了几百倍的估值。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开采条件和开采技术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这些深埋在盐湖中的锂矿一时半会还难以转化为有效的估值
此外目前节节攀升的锂矿价格也改变了基本逻辑,年锂矿的涨价确实是源于对锂矿前景的预估,但自去年下半年后,锂矿的价格的上升很大一部分却来自囤积。全球许多企业为了避免无锂可用的局面开始大量进口锂矿,但这其中的很多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相关产品生产的能力,甚至生产相关产品的资质都没有,这些进口的锂矿全部都变成了库存,没有实际转化为产品。这种情况如果一直持续,那么这些囤积的锂矿就会成为定时炸弹,说崩盘就崩盘。基于此种逻辑,自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以来,锂矿产业链上的公司喋喋不休,在这个库存炸弹危机未消化之前,这种下跌的基调很难有改观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产业转型的风口是不变的。以我国为例,在打击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后,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必然是要向其他产业靠拢的。无论是新能车、新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等等等,都离不开锂矿,这个基本逻辑是不变的。从长远来看,锂矿产业链尤其是我国目前在世界上具有优势的锂电池产业,还会赢来爆发,只是需要等待下一个风口,让市场消化一下目前的估值,让市场消化一下“库存炸弹”。下面具体介绍一下锂电池这条产业链
二、锂电池产业链:
原材料——电池材料、电芯及PACK——应用领域
上游原材料:正极材料:镍钴锰等、碳酸锂;电解液:六氟磷酸锂
中游电芯与PACK:正极材料、电解液、充电站、电控、电机、BMS、负极材料、隔膜
下游应用领域:消费电子领域、动力电池领域、储能领域
从锂电池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角度出发,找到锂电池原材料(碳酸锂)供应商-天齐锂业,正极材料(其中就包含碳酸锂)供应商-当升科技,以及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供应商-贝特瑞,比亚迪则涉及的是动力电池的应用领域。观察这四支票的联动情况
上游:天齐锂业(碳酸锂)
中游:当升科技(正极材料)、贝特瑞(负极材料)
下游:比亚迪(动力电池应用领域)
三、锂电池行业展望
展望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万辆。虽然芯片供需关系缓解可能会使得燃油车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复苏,但电动车下游高需求已被验证,整体渗透率持续上行趋势不改,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22%。
年锂矿供给增幅约15-20%,显著低于目前市场预期的40%的需求增幅,年锂矿供需偏紧的格局很难改观,同时市场在供需紧张的状况下给予扩产幅度较大的公司更高的估值弹性。
电池企业将向下游传导部分成本,毛利提升叠加装机量的进一步增长,明年电池企业利润改善预期较为强烈,享受来自装机量提升和价格上涨的双重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