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暴增1325,抱紧宁王产品不愁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魏亚霖
8月9日晚,联创股份(.SZ)公布了上市以来最好的一份半年报:公司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63.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6%。
然而,市场似乎对此不买账。8月10日,联创股份股价收于15.85元/股,跌幅3.35%,年内下跌6.87%,相较于去年9月时已经腰斩。
今年7月,联创股份淄博二期吨PVDF产能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此前3月,公司公告已经进入宁德时代(.SZ)供应链体系。联创股份新增的产能并不愁买家。
那为何出现了业绩稳定增长却股价乏力?
时代财经还注意到,作为年翻倍锂电大牛股,联创股份在今年却遭到基金经理们的抛弃:年底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8只公募基金,年一季度底还剩5只,二季度底只剩下1只——澳信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然而,这仅剩的1只基金还将持股数量从万,大幅减持到万。
8月10日,联创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表示,公司规划产能建设进度正常,不清楚公募基金为何选择卖出。
图片来源:pixabay
产能高度绑定宁德时代
PVDF,全称聚偏氟乙烯,是一种含氟化学品,具备耐腐蚀、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和电击穿强度大等多种优良特性。
作为一种基础化工产品,PVDF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锂电池正极粘结剂与隔膜涂层、光伏背板膜、涂料等。按照国海证券研报提供的图表数据,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井喷式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PVDF的第一大流向行业。
图片来源:国海证券研报
需求量增加也带来了市场价暴涨。据万联证券引用百川盈孚数据,截至年12月31日,Rb(PVDF的主要生产原料)市场均价为18.5万元/吨,同比上涨.71%;锂电级PVDF市场均价为44.5万元/吨,同比上涨.55%。
量价齐升的背景下,业内从年开始谋划新增产能。以联创股份为例,今年7月,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山东淄博二期吨PVDF项目已经进入试生产;接下来淄博还有吨产能预计于年上半年投产,乌海的2.5万吨项目发改委已立项。除了PVDF,联创股份新增的Rb项目也将陆续投产。
图片来源:国海证券研报
这种翻倍式的产能规划,是否存在过剩风险?对于联创股份来说,这似乎并不是问题。年12月,联创股份与宁德时代签订框架协议,在产品技术、质量、交付及服务等能够满足宁德时代使用标准的前提下,宁德时代将优先采购联创股份生产的锂电池级PVDF及Rb产品。
按照去年12月12日电话会议上联创股份负责人进一步披露的合作细节:“双方约定未来公司锂电级PVDF在满足宁德时代使用标准后,会将产量的80%供给宁德时代……宁德时代采购我们的Rb是为了保障它其他PVDF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从而间接保障其PVDF的供应。”
也就是说,到年年底之前,宁德时代将买走联创股份PVDF产量的80%,甚至还要买走一部分原材料给其他公司生产PVDF。显然,PVDF的产能和下游需求出现落差,“宁王”对于PVDF的渴求一目了然。
在上述电话会议里,联创股份负责人表示,此前规划的产能包括了涂料和光伏级PVDF,“但现在短期内不做涂料和光伏级生产规划,只做锂电级。”
股价为何乏力
截至8月10日,联创股份股价年内已下跌6.87%,相较去年9月历史高点已经腰斩。为何稳步扩增的产能,豪爽的大客户,以及表现优异的业绩,都抬不动联创股份的股价?今年中报更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公募基金数量,从去年年底的8只减少到1只。
这或许与PVDF价格的阶段见顶回落有关。信达证券研报显示,无论是涂料用还是锂电池用PVDF,在今年4月价格到达顶峰后,目前都出现小幅下滑。
图片来源:信达证券研报
8月10日,联创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时代财经,PVDF市场价近期确实出现下跌,但这并非由于需求量减少或供应增加,而是前期价格上涨过猛的正常调整。
同日,国内另一重要PVDF生产商巨化股份(.SH)证券部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表示,任何产品都不可能无限涨价,暴利之后就会出现供给增加,未来PVDF价格还是由市场来决定。
此外,虽然PVDF是目前锂电池粘结剂最常用的材料,但并非没有被取代的风险,今年6月,天赐材料(.SZ)就发布过2款正极粘结剂和2款负极粘结剂产品。
对此,联创股份6月2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有许多关于PVDF的替代品研究,基本上都不是新的材料,都处于研究初期,而且都是基于实验室的某项或某几项静态性能指标,其耐电压、耐蠕变等长期动态指标并没有数据,其真正实现批量生产和在动力电池上的商业化应用还遥遥无期。”
如果产品和产能都没问题,是否因为和宁德时代的深度绑定让投资者失去了想象空间?
时代财经注意到,从年年底开始,已经有多位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公司是否供货给其他锂电池厂商。
今年5月30日,在一则询问公司是否与比亚迪(.SZ)有合作的提问下,联创股份表示,“宁德时代是我们目前稳定的客户。其他主要电池厂商都在对接,有些已经提供样品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