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解读比亚迪CTB技术海豹的应用只是
#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参考下图,这是比亚迪全新CTB平台的技术解读,另有搭载该技术的首款e3.0平台轿跑车海豹的预售价信息。
相信看过图片就不用再赘述什么了,CTB的亮点可以这么概括。
N·m/°高强度车身
50:50黄金配比
超高操控极限
源自刀片电池。
内燃机车有五大总成,分别为发动机、变速器、转向机、悬架系统和车身;电动汽车包括电池、电机、电控、悬架、转向系统和车身,其中体积硕大的动力电池组是固定在底盘上的,可以理解为底盘的地板往上抬,再把电池包“悬吊”在底盘上。
这样的设计就没有CTB平台的强度高,该平台是将动力电池包和底盘与车身融为一体,电池包的上盖就是底盘的地板,也就是坐在车里脚踩的钢板;电芯通过粘结剂布局在上盖下方,随后在电芯下方增加粘结剂,以及最重要的托盘。
上盖和底盘融合,托盘和底盘下方融合,这就像是一个矩形的金属箱子。
有些燃油车会在底盘中间位置设计出矩形的隆起,这种结构可以增强车身的结构强度;尝试把一张纸板从两端对折,再把纸板中间折叠出矩形隆起,随后再从两端对折,是不是就不那么容易折弯了。
仅仅中间部分的隆起就能起到提升强度的效果,那么把这么个和底盘尺寸相当的矩形电池包融入底盘,车身强度会有多高也就不难预料了;重点是刀片电池本身的结构强度就很强,实际观摩过中卡碾压刀片电池(电芯)的试验,所以在矩形的电池包里加上刀片电芯,这个“结构件”就会异常的强,整车抗扭刚度也才能达到N·m/°。
很多非承载式车身的越野车都没有这个强度,所以海豹真的是很强,不过个人更期待比亚迪以e3.0平台打造出“三明治车身越野车”;这种结构的越野车不需要什么非承载式的“大梁”,有电池包就足够了。
这样的越野车不仅会有强大的越野能力,同时还会有非常理想的公路操控感;因为刀片电池包可以依据平台的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通过电池包本身的重量来实现不同车型的、前后50:50的黄金轴荷的调整,或者调整为40:60甚至30:70,甚至未来设计出重心可前后智能移动的电池组。
关于CTB技术的概念就讲到这里,最后需要了解的刀片电池的“空间利用率”;都说这种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高,为什么高呢?
咱们来看一组图片。
刀片电池的本质是磷酸铁锂电池,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电芯的外形像是刀片;普通动力电池有圆柱形或方形,没有这么长尺寸的设计,比亚迪也算是创举了。
在尺寸有限的电池包里,用圆柱形电池或方形电池会浪费很多空间,电芯需要先组成小组(模块)再组总成,空间利用率很低;而刀片电池是无模组的设计,直接由电芯组成电池组。
空间利用率可以达到70%以上,这样就能在相同体积内布局更大容量的电池组,所以体积能量密度才会足够高;比亚迪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目前应用的应当是Wh/kg,储备技术已经有Wh/kg,优秀的三元锂电池也就是这个标准了。
所以刀片电池组不仅体积能量密度高,质量能量密度也足够高。
搭载刀片电池组的系列车型,未来都会有足够长的续航里程,足够强悍的动力和理想的操控;海豹依靠CTB和iTAC技术实现了83.5km/h的麋鹿测试,成绩应当是目前量产车的最高水平、包括超跑车,单移线测试成绩km/h当然也是标杆,未来如果能有成绩相当的硬派车型,相信整个高端汽车阵营都会为之一颤。
关于iTAC的概念可参考下文。
解读真理工男车企|参考托森差速器,详解比亚迪iTACdTCS的魅力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