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边玩手机边充电会算还手机电池
相信不少人在给手机充电的时候,脑海经常有这样的疑问:
“我一边玩手机一边给手机充电会不会很危险?”
“手机这样一边充电一边用,会不会把电池充坏了?”
那么这“边充电对电池有害”的论点究竟是否有根据呢?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从手机的发展史开始说起。
最初的手机电池,大部分采用的都是镍铬电池和镍氢电池,这两种电池天生有着几个不小的弊端:电池的电量小,体积庞大,电池的记忆效应强。
前两个弊端不用多赘述,重点来说说记忆效应。因为电池具备强记忆效应,假如使用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对电池的寿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店员们都会给出这样的温馨提示:第一次使用电池的时候,要尽量将手机电池的电量耗光了再进行充电,不然对手机电池容量的影响极大,甚至会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
而这样的规则,久而久之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了一种固有思维,即使如今手机电池早已更新换代,不少人依旧遵守着这样的规则,还流传出了边充电边玩手机会把电池玩坏的说法。
虽然这样的说法在当时来说并没有什么毛病,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锂电池已经逐渐取代了当年的镍铬电池和镍氢电池。
锂电池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性能更加安全,稳定,而且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边充电边玩手机那一套,在“锂电池时代”早已不再适用。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会感觉边充电边玩手机,电池的电容量明显比起以前更小了呢?
这就不得不从手机的性能开始说起了。随着手机的不断智能化,手机屏幕以及CPU等硬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故人们对快速充电的渴望也越发强烈,因此,就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快充技术。
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两种技术分别是高压小电流以及低压大电流技术。
首先是高压小电流,当电压在手机内部进行转化时,会使得内部能量产生一定的损失,导致手机内部发热。由于现在大部分手机游戏对手机配置的要求十分高,在玩手游的过程中,会因为手机硬件负载过高,导致功耗和温度提升,从而提高手机的发热量。
这种时候再充电的话,会造成两种热量的叠加,会使得电池内的锂离子变得活跃起来,从降低电池的容量。
再加上电池内部的特殊构造,熔点相对较低,当温度高于极限值的时候,会溶化电池内部的隔膜,从而导致电池短路,严重的情况下,电池燃烧或者爆炸都有可能。
至于低压大电流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降低电压,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以达到快速充电的效果。这种充电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机发热和能量损耗的频率,安全性会更强一些。但是相对的,因为它需要利用特制的降压充电头与分流充电线进行匹配,要求上会更高一些,所以大部分手机在售卖的时候,都会建议使用原装充电头和充电线,才能够最佳的充电效果。
综上所述,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所谓的边玩电池边玩手机会降低电池寿命,损坏手机电池的说法并不正确,真正影响着手机电池寿命的,应该是错误的充电方式,以及过高的使用温度。
所以,小镁给的建议是,充电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让手机运行大型游戏,平时看视频,刷朋友圈等操作对电池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而充电器一般选用正规的充电器也是对电池寿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
如果是使用充电宝,尽量选择有品牌、正规的充电宝,如果是为手机充电,记住要选择输入电压为5V的充电宝,这样就不会因为过高电流或者过低的电压导致电池内部的损耗。
镁极净—小镁,专注生活中的黑科技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