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锂电池 > 锂电池发展

锂价暴涨之殤上游原材料赚钱,下游电池整

来源:财华网

  今日,比亚迪公布的4月销量数据显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度突破10万量关口,引发市场热议。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度有增无减,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化程度也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一季度以碳酸锂、电解液为代表的锂电材料价格创历史新高,上游锂电材料企业受益于量价齐升赚得盆满钵满。

  另一方面,锂电池和整车生产商因为锂电材料价格暴涨,成本出现了不可控式上涨,企业盈利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下游厂商依然尽可能地提升出货量,进而出现了赚吆喝“不赚钱”的尴尬窘境。

  上游锂电材料赚钱:一季度盈利暴增,多家公司单季盈利超全年

  年以来,上游锂电材料价格涨幅最大的是六氟磷酸锂及碳酸锂,特別是年一季度,上述产品价格达到近年来最高点。

  以六氟磷酸锂为例,年初六氟磷酸锂价格约为4.5万元/吨,短短一年时间价格上涨至50万元/吨,最高涨至60万元/吨,一年时间涨幅达到10倍之多。

  在价格暴涨驱动下,A股六氟磷酸锂公司业绩暴增。财华社统计,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市值前8名公司年业绩大幅增长,其中翻倍式增长成为普遍现象,龙头天赐材料(.SZ)年度扣非净利润超过20亿元。年一季度,以上8家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普遍超过%,龙头天赐材料增速超过4倍,扣非净利润近15亿元。

  另一个盈利大户是碳酸锂企业。财华社统计,碳酸锂市值前8名公司年业绩大幅增长,8家公司全部实现翻倍式增长,其中,赣锋锂业(.SZ)年度扣非净利润增幅超过6倍,盐湖股份(.SZ)扣非净利润超过40亿元。年一季度,以上8家碳酸锂公司业绩全部实现加速增长,其中赣锋锂业、天齐锂业(.SZ)、永兴材料(.SZ)、盛新锂能(.SZ)、雅化集团(.SZ)、中矿资源(.SZ)和西藏矿业(.SZ)今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准。

  下游电池及整车赚吆喝:一季度销量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反映在产业链下游,作为全球动力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SZ)一季度出货量延续高增张趋势。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一季度装机量高达24.43GWh,市占率超过50%,而公司在全球市场占率已从年底的32.6%进一步提升至35%。

  然而,在成本跳涨的背景下,宁德时代一季度业绩也出现了超预期的下降——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93亿元,同比下降23.62%;扣非净利润仅9.77亿元,同比下降41.57%。

  从财报数据看,宁德时代一季度营业成本达到.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其中上游原材料的快速上涨是主要原因。

  电动车整车厂商面临同样的窘境,以国內电动车龙头比亚迪(.SZ)为例,一季度比亚迪累计汽车销量29.14万辆,同比增长.7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8.47万辆,同比增长.42%。

  仅从销量上来说,比亚迪电动车销售火爆,也是国內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但是结合盈利情况来看,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并没有随着规模增长而相应提高。数据显示,比亚迪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2.40%,创了多年来的新低;一季度.3亿元的营收,仅仅创造了5.亿元的扣非净利润。

  可以看出,成本大幅上涨是引发“下游赚吆喝”的直接原因。

  上游有盈利没估值,下游有估值没盈利

  煤炭价格暴涨,火电、水泥等行业利润受损;钢铁价格暴涨,汽车、家电等行业利润受损;原油价格暴涨,绝大多数行业利润受损;锂电材料价格暴涨,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利润受损。

  无论是国民经济,还是产业链格局,都面临如何平衡上游与下游利润分配的问题。

  更加值得   资本市场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不仅拉低了全行业的盈利增长(绝大多数下游行业业绩下降),而且拉低了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准,出现“上游有盈利没估值,下游有估值没盈利”的困难期。

  财华社统计,截至年4月30日,宁德时代、比亚迪最新总市值分別为亿元、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別为60倍、倍(如果根据一季报业绩推算动态市盈率,则锂电池龙头和电动车龙头的市盈率会更高。),二者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分別为9.77亿元、5.14亿元。

  同期,8家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公司、8家碳酸锂公司合计总市值分別为亿元、亿元,对应市盈率平均值分別为16倍、27倍,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合计分別为49.83亿元、.69亿元。

  通过对比来看,上游锂电材料企业总市值远低于锂电池龙头、电动车龙头,市盈率也远远低于二者,但是创造的利润远远高于二者。也就是“上游有盈利没估值,下游有估值没盈利”的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czfgc.com/zzkblcbx/2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